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試樣紅外光譜圖的測繪方法,利用紅外光譜圖進行化合物的鑒定。
[基本原理]
在紅外光譜分析中,固體(ti) 試樣和液體(ti) 試樣都可采用合適的溶劑製成溶液,置於(yu) 光程為(wei) 0.01—1 mm的液槽中進行測定。當液體(ti) 試樣量很小或沒有合適的溶劑時,就可直接測定其純液體(ti) 的光譜。通常是將一滴純液體(ti) 夾在兩(liang) 塊鹽片之間以得到一層液膜,然後放入光路中進行測定,這種方法適用於(yu) 定性分析。
製作溶液試樣時常用的溶劑有CCl4(適用於(yu) 高頻範圍)、CS2、(適用於(yu) 低頻範圍)、CHCl3等,對於(yu) 高聚物則多采用四氫呋喃(適用於(yu) 氫鍵研究)、甲乙酮、**、二甲亞(ya) 碸、氯苯等。一般選擇溶劑時應做到:(1)要注意溶劑—溶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特征譜帶的位移和強度的變化,例如在測定含羥基及氨基的化合物時,要注意配成稀溶液,以避免分子間的締和;(2) 由於(yu) 溶劑本身存在著吸收,所以選擇時要注意溶劑的光譜,通常其透光率小於(yu) 35%的範圍內(nei) 將會(hui) 有幹擾,大於(yu) 70%的範圍內(nei) 則認為(wei) 是透明的;(3)使用的溶劑必須幹燥,以消除水的強吸收帶,防止損傷(shang) 槽鹽片;(4)有些溶劑由於(yu) 易揮發、易燃且有毒性,使用時必須小心。
進行紅外光譜定性分析,通常有兩(liang) 種方法:
(1)用標準物質對照
在相同的製樣和測定條件下(包括儀(yi) 器條件、濃度、壓力、濕度等),分別測繪被分析化合物(要保證試樣的純度)和標準的純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圖。若兩(liang) 者吸收峰的頻率、數目和強度*一致,則可認為(wei) 兩(liang) 者是相同的化合物。
(2)查閱標準光譜圖
標準的紅外譜圖集,常見的有薩特勒(Sadtler)紅外譜圖集,“API”紅外光譜圖,“DMS”周邊缺口光譜卡片。
上述的定性分析方法,一般是驗證被分析的化合物是否為(wei) 所期待的化合物的一種鑒定方法。如果要用紅外光譜定性未知物的結構,則必須結合其他分析手段進行譜圖解析。如果解析結果是前人鑒定過的化合物,則可繼續采用上述方法進行鑒定。如是未知物,就需得到其他方麵的數據(如核磁共振譜、質譜、紫外光譜等),以提出可能的結構式。
[儀(yi) 器與(yu) 試劑]
IR—400型紅外分光光度計或7400型紅外分光光度計;洗耳球;2 mL注射器;可拆式液槽;固定式液槽(0.5 mm和0.1 mm);一組已知分子式的未知試樣、四氯化碳、丙酮
[實驗步驟]
1、液膜法
用滴管吸取未知液體(ti) 試樣,滴1~2滴於(yu) 一鹽片上,再壓上另一鹽片,兩(liang) 塊鹽片將會(hui) 由於(yu) 毛細作用而粘在一起,中間形成一層厚度小於(yu) 0.01 mm的液膜層。將兩(liang) 鹽片小心地放置在可拆液槽的後框片上,蓋上前框片,旋上四個(ge) 螺帽,為(wei) 避免用力不均勻導致鹽片破碎,必須同時對角地小心旋緊,然後放入儀(yi) 器的光路中測繪其吸收光譜,用同樣方法測繪二至三個(ge) 未知試樣的紅外光譜圖。
2、液槽法
按教師要求,配製1—2種未知試樣的四氯化碳溶液(1%)溶液(5%),用2毫升注射器將溶液注入進0.5 mm液槽或0.1 mm液槽的試樣注入口,直至試樣溶液由液槽上部試樣出口小孔溢出為(wei) 止,並立即用塞子塞住入口和出口,然後將液槽放到儀(yi) 器的測量光路中。另取一相同厚度的液槽,注入相應量的溶劑(與(yu) 試樣中的溶劑量應大致相同)後,放到參比光路中,隨即測繪它們(men) 的紅外光譜圖。
注意:測量完畢後應立即倒出試樣,並清洗液槽,可用注射器從(cong) 試樣注入口注入溶劑,由試樣出口將溶劑抽出,速度要慢,以防溶劑迅速蒸發時空氣中濕氣凝集在鹽片上而損壞鹽片。清洗三次後,用洗耳球吹入幹燥空氣使之幹燥,對於(yu) 可拆式液槽,應卸下鹽片,用棉花浸丙酮後擦去試樣,再使其幹燥。
3、查閱薩特勒紅外光譜圖
按教師給出的未知試樣的分子式,使用薩特勒紅外光譜圖的分子式索引,根據分子式中各元素的數目順序查出可能的光譜號(光柵),再根據光譜號找出與(yu) 未知試樣光譜圖相同的標準譜圖,進行對照,並確定該試樣是什麽(me) 化合物。
[結果處理]
1、在測繪的譜圖上準確標出所有吸收峰的波數。
2、根據標準譜圖查到的結構,列表討論譜圖上的主要吸收峰,並分別指出其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