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己內(nei) 酸膠產(chan) 品部和簾子布產(chan) 品部是目前規模大,技術的己內(nei) 配膠和簾子布生產(chan) 廠家。原設計年產(chan) 己內(nei) 酚胺5萬(wan) 噸。1999年工廠對己內(nei) 酷胺裝置進行了“六改七”工程。該工程工藝,生產(chan) 工序複雜。所排廢水含有大量環狀有機物和低聚物,CODcr值和BOD5。值高NH3-N含量高;生物可降解性差,是當前石化行業(ye) 難處理的生產(chan) 廢水。
工廠於(yu) 1992年建成一套A/O廢水處理裝置,又於(yu) 1996年底對廢水處理裝置進行了擴容改建, 為(wei) 今後己內(nei) 酷胺裝置和簾子布裝置持續擴能改造創造了條件。由於(yu) 工廠廢水排放位於(yu) 長江與(yu) 洞庭湖過渡段的黃金水域,國家要求擴容改建後的廢水處理執行《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排放標準[1]。
表1 實際排入度水處理榮亞(ya) 的水量水質 | ||||||||
裝置 | 廢水來源 | 流量/(m3·h-1) | ρ(CODcr)/(mg·L-1) | ρ(NH3-N)/(mg·L-1) | 備注 | |||
設計 | 實際 | 設計 | 實際 | 設計 | 實際 | |||
己內(nei) 酰 | E—5606 | 5.2 | 5.6 | 23300 | 14892 |
|
|
|
胺裝置 | E—6506 | 13 | 13 | 1040 | 526 | 160 | 80.3 |
|
| V—4601 | 10 | 6 | 167 | 13213 | 740 | 3025 |
|
| 7000離子交換液 |
| 6.5 | / | 4500 |
|
| 其中含生活汙水 |
簾子布 | 9號管 | 104 | 120 | 200-300 | 3000-5000 |
| 600 |
|
裝置 | 從(cong) 管架來水 | 28 | 28 | 2000 | 2000 |
|
|
|
| 9號管 | 30 | 30 | 500 | 500 |
|
| 9號管為(wei) 生活汙水及簾子 |
總計 |
|
| 210 |
| 3500 |
| 440 |
|
1 廢水水量水質
①廢水水量水質見表1。
②設計水量水質。根據表1的水量水質情況進行加權平均,考慮不均勻係數之耐衝(chong) 擊水量的要求。設計水量為(wei) 250 m3/h;設計水質為(wei) ρ(CODcr)ρ2000 mg/L,ρ(BOD5)≤1 200 mg/L,ρ(NH3-N)≤200mg/L。
③處理後的水質要求。ρ(CODcr)≤100 mg/L,ρ(BOD5)≤30 mg/L,ρ(NH3-N)≤15 mg/L,ρ(SS)≤70 mg/L。
2 廢水處理工藝
2.1 處理方法的確定
己內(nei) 酷胺生產(chan) 廢水以有機物為(wei) 主,主要來源於(yu) 環己酮、己內(nei) 酚胺、羥胺、硫鉸等車間的工藝廢液、廢堿液、衝(chong) 洗、清洗廢液及油相水相排出物。空要汙染物為(wei) 環己酮、環己醇、環己烷、苯、甲苯、己內(nei) 酷胺、石油類、硫酸鹽、氨氮等。廢水的排放具有很強的不均勻性。為(wei) 了處理好己內(nei) 酰胺生產(chan) 廢水,設計提出了兩(liang) 個(ge) 處理方案。方案一是將環己烷氧化與(yu) 環己酮肟化兩(liang) 套裝置排出的高質量濃度有機廢水(ρ(CODcr)≤2 400 mg/L,pH值≤4)首行厭氧處理,然後與(yu) 其它廢水進行混合,再進行缺氧-好氧(A/O法)處理。方案二是全部廢水混合後用 A/O法處理。A/O工藝用於(yu) 城市汙水及某些工業(ye) 廢水處理生物脫氮效果較好。 但應用於(yu) 己內(nei) 酰胺生產(chan) 廢水處理,尚無實例。經試驗方案一的結果表明,高濃度有機廢水pH值較低,必須投加大量的堿進行中和,並加水稀釋後才有明顯效果,這使得厭氧池體(ti) 積很大,基建投資高。方案二的結果表明,能同時達到降解水中有機物及脫氮的目的,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在技術和經濟上明顯優(you) 於(yu) 方案一,出水水質*可以達到排放標準。因此,設計選用方案二。
2.2 處理工藝流程
廢物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2.3 主要設計參數
①汙泥負荷:
Fw=0.2-0.25kg[BOD5]/(kg[MLSS]·d);
②缺氧池的硝化負荷:
FNH3=0.08-0.10kg[NH3-N]/(kg[MLSS]·d);
③缺氧池的脫硝負荷:
FNOx-1=0.12-0.14[NOx--N]/(kg[MLSS]·d);
2.4 主要構築物和設備
①勻質調節池:矩形鋼混結構,共2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20m×20m×6.5m,有效容積5000m3。池底布有穿孔管,以利於(yu) 攪拌混合。
②缺氧池:矩形鋼混結構,共2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18m×14m×5.3m,有效容積2600m3。設潛水攪拌器4台,控製溶解氧0.2~0.5 mg/L。
③預曝氣池:矩形鋼混結構,共2座。其中一座池子分2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 30 m × 14 m ×5.3 m,有效容積 2 600 m3。池底設有雙螺旋曝氣器。另一座分3間,每間尺寸為(wei) 21.25 m × 15 m ×5.2 m,有效容積 5 000 m3。池底布有曝氣軟管。
④一段曝氣池:短形鋼混結構,共6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 30 m × 15 m × 4.05 m,有效容積6 000 m3。池底布有中微孔曝氣器和少量旋混曝氣器。一段曝氣池CODcr容積負荷 1.8 kg/(m3·d),汙泥質量濃度 3.5~4.5 g/L,溶解氧 2~3 mg/L,混合液回流比100%回流到缺氧池,進水CODcr質量濃度 1800 mg/L左右,CODcr去除率 80%~86%。
⑤沉澱池:二沉池和終沉池各2座。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澱池,二沉池直徑φ12m,終沉池直徑φ14 m,廢水停留時間 2 h。
⑥二段曝氣池:矩形鋼混結構,共2座。其中一座池子分2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18 m×15 m ×4 m,有效容積 2 000 m3。另一座池子分 3間,每間池子結構尺寸 20 m × 4 m × 4 m,有效容積 1000 m3。池底均布有可變微孔曝氣器。二段曝氣池CODcr容積負荷 0.7 kg/(m3·d),汙泥質量濃度 l~2 g/L,溶解氧質量濃度 3~4 mg/L,混合液回流比 200%回流到缺氧池。進水ρ(CODcr)=250~350 mg/L,CODcr去除率64%~74%,出水 ρ(CODcr)<100 mg/L。
3 A/0工藝在運行管理中的重要控製參數
影響A/O生物脫氮係統運行的因素可分為(wei) 二大類:一類是基礎因素,如汙泥負荷、回流比、泥齡等;另一類為(wei) 環境因素,如 pH值、溫度、溶解氧等。通常,環境因素決(jue) 定生物脫氮過程的成敗,基礎因素控製生物脫氮效率的高低。下麵對影響係統運行的6個(ge) 重要參數進行分析研究。
3.l pH值
pH值對硝化和反硝化都有一定的影響,由於(yu) 在硝化過程中有H+產(chan) 生,水的pH值將下降,要使硝化過程正常穩定運行,曝氣池混合液必須有足夠的堿度。以保證硝化作用完成以後,水中尚有30~50 mg/L剩餘(yu) 堿度為(wei) 宜。根據運行經驗,pH值控製在8~8.4範圍內(nei) 是硝化速率的反應區。
3.2 溶解氧
生物硝化脫氮處理,氨氮硝化需氧量很大,曝氣池內(nei) 必須供給足夠的溶解氧,硝化反應才能正常進行。通常當曝氣池內(nei) 溶解氧質量濃度在2~6mg/L時,硝化率與(yu) 溶解氧質量濃度關(guan) 係不大,如果在 2 mg/L以下,溶解氧濃度就成了硝化反應的抑製因素。
根據運行經驗,本裝置要保持NH3-N有較好的去除效果,曝氣池內(nei) 溶解氧的質量濃度應保持在 2.0-4.0 mg/L範圍內(nei) 。
3.3 汙泥負荷
生物脫氮是在CODcr,BOD5 充分去除的基礎上才發生的,若汙泥負荷過高,則曝氣池僅(jin) 產(chan) 生有機物氧化反應而不產(chan) 生硝化反應,因此要保持較高的脫氮效率,汙泥負荷必須控製在一定範圍內(nei) 。
當進水的CODcr濃度高,汙泥負荷超過0.25kg [BOD5]/(kg[MLSS]·d)時,好氧池中的異養(yang) 菌增多,使得硝化細菌的增殖受到限製,使硝化反應不*。後來,在勻質池進口外增加 2根 DNO稀釋水管線,保證了進水濃度的相對穩定,汙泥負荷穩定控製在 0.25 kg[BOD5]/(kg[MLSS]·d)以下,脫氮效果很好,NH3-N去除率由50%上升到90%以上。CODcr,BOD5 去除率分別為(wei) 95%,99%左右。
3.4 硝化負荷
硝化負荷將影響氨氮的轉化,負荷太大,硝化反應不*,脫氮效果變差。當硝化負荷超過0.10 kg[NH3-N]/(kg[MLSS]·d)時,出水 NH3-N明顯上升,去除率急劇下降,活性汙泥結構鬆散,終沉池汙泥成顆粒狀隨水帶出。當發現硝化負荷高時,可采取減少進水量,降低硝化負荷;適當提高勻質池 CODcr的濃度,保持 m(C):m(N)= 6:l左右,這個(ge) 比例能使硝化菌較快地增長;為(wei) 保持曝氣池適當汙泥濃度和增加供氧,可將汙泥全部回流至曝氣池。
根據經驗,硝化負荷控製在0.04-0.06 kg[NH3-N」/(kg[MLSS]·d)範圍內(nei) ,脫氮效果好,NH3-N去除率在85%以上。
3.5 回流比
回流比(R)也是A/O係統運行中的一個(ge) 重要控製參數,包括混合液回流比(R)和汙泥回流比(r)。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態氮. 作為(wei) 反硝化的電子受體(ti) ;汙泥回流的作用主要是保持係統的汙泥平衡。
前置反硝化 A/O工藝要求大部分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以確保反硝化的正常進行,因此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影響係統的脫氮效果。回流比太小,則出水NO3--N偏高,大部分硝態氮隨終沉池出水流出;無足夠的硝態氮供反硝化,勢必影響脫氮效率,且廢水中有機碳源不能充分利用。一般認為(wei) 回流比越大,脫氮效率越高,其實不然,當回流比過高,則不僅(jin) 多耗費動力,還會(hui) 因回流量增加,導致缺氧池中m(BOD5)/m(NO3--N)比值下降,若低於(yu) 1.0時,脫氮速率反趨變慢。我們(men) 分別在回流比在2,3,4三種情況下進行運行比較,當回流比控製在4時,去降率可達到91.3%,脫氮效果好。
3.6 A/O容積比
在 A/O工藝中,好氧池的作用是使有機物碳化和使氮硝化;缺氧池的作用是反硝化脫氮,故兩(liang) 池的容積大小對總氮的去除率極為(wei) 重要。A/O的容積比主要與(yu) 該廢水的曝氣分數有關(guan) 。缺氧池的大小首先應滿足NO3--N利用有機碳源作為(wei) 電子供體(ti) ,完成脫氮反應的需要,與(yu) 廢水的碳氮比,停留時間、回流比等因素相應存在一定的關(guan) 係。借鑒於(yu) 類似的廢水以及正交試驗,己內(nei) 酷胺生產(chan) 廢水的A/0容積比確定在1:6左右,較為(wei) 合適。
而本設計的A/ 0容積比為(wei) 亞(ya) :2,缺氧池過大,導致缺氧池中的m(BOD)/m(NO3--N)比值下降,當比值低於(yu) 1.0時,脫氮速率反趨變慢。另外,缺氧池過大,廢水停留時間過長,汙泥在缺氧池內(nei) 沉積,造成反硝化嚴(yan) 重,經常出現大塊上浮死泥,影響後續好氧處理。後將A/O容積比按1:6改造,缺氧池運行平穩。
4 結論
A/O活性汙泥法處理己內(nei) 既胺生產(chan) 廢水,隻要控製pH值在8-8.4,水溫15-30℃,溶解氧2.0 -4.0 mg/L,汙泥負荷 0.25 kg [BOD5]/(kg[MLSS]·d)以下,硝化負荷 0.04-0.06kg[NH3--N]/(kg[MLSS]·d),回流比4左右,A/O容積比1:6左右時。對氨氮去除率平均可達85%以上,高可達 99%,CODcr去除率可達 95%以上,BOD5 去;除率為(wei) 99%左右。其它指標也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