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鍋內(nei) 結垢和鍋內(nei) 水處理

鍋內結垢和鍋內水處理

更新時間:2017-09-08點擊次數:1224

 1.水垢的形成及其危害。鍋爐管壁上產(chan) 生的堅硬附著物,稱為(wei) 水垢。產(chan) 生水垢的原因是由於(yu) 凝汽器不嚴(yan) 、生水漏入凝結水中或水處理工作異常等,都可能增加鍋爐水中的硬度以及其他雜質。這些雜質在鍋爐運行條件下,就會(hui) 附著在管壁上並逐漸形成堅硬的水垢。

    水垢比金屬的導熱能力小幾百倍。因此,鍋爐產(chan) 生水垢就會(hui) 造成熱損失,浪費大量燃料,同時也可以使金屬發生局部過熱,造成設備損壞。水垢,還能引起沉積物下的金屬腐蝕,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2.水垢的分類及其生成的部位。水垢按其主要化學成分,分為(wei) 鈣、鎂水垢,矽酸鹽水垢,氧化鐵垢,磷酸鹽鐵垢和銅垢等。

    不同類的水垢生成的部位不同:鈣、鎂碳酸鹽水垢容易在鍋爐省煤器、加熱器、給水管道等處生成;矽酸鹽水垢主要沉積在熱負荷較高或水循環不良的管壁上;氧化鐵垢容易在高參數和大容量的鍋爐內(nei) 發生,這種鐵垢生成部位,絕大部分是發生在水冷壁上升管的向火側(ce) 、水冷壁上升管的焊口區以及冷灰鬥附近;磷酸鹽鐵垢,通常發生在分段蒸發鍋爐的鹽段水冷壁管上;銅垢主要生成部位是熱負荷很高的爐管處。

    二、鍋內(nei) 水處理

    防止鍋內(nei) 產(chan) 生水垢的主要措施是做好補給水的淨化工作,消除凝汽器的泄漏,保證給水品質良好。此外,汽包鍋爐還要對鍋內(nei) 的水進行處理。

    1.鍋內(nei) 水處理原理。鍋內(nei) 水處理是把化學藥品加進運行鍋爐的水中或給水中,防止在鍋內(nei) 發生水垢。鍋內(nei) 水處理一般分為(wei) 堿性處理和中性處理。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磷酸三鈉的堿性處理。

    磷酸三鈉加到鍋爐水中,能解離出磷酸根離子()。在鍋爐水沸騰狀態和堿性較強的條件下,與(yu) 水中的發生下列反應:

10Ca2+++2OH→Ca10(OH)2(PO4)6

                                            (堿式磷酸鈣)

    生成的堿式磷酸鈣沉澱呈泥渣狀,可隨鍋爐排汙排掉。

    2.處理方法。處理方法是將濃度為(wei) 1~5%的磷酸鈉溶液,用加藥泵連續地加入給水中,或用高壓加藥泵加到汽包的鍋爐水中。

    加到鍋爐水中的藥量應適當。藥量不足時,鍋爐水中的鈣、鎂就會(hui) 形成水垢;藥量過多時,又會(hui) 產(chan) 生粘著性的磷酸鎂,或者引起蒸汽品質不良。各種類型鍋爐的鍋爐水餘(yu) 量,可根據表13-8控製。

表13-8鍋爐水磷酸根控製標準

鍋爐壓力

(表大氣壓)

磷 酸 根 (毫克/升)

不分段蒸發

分 段 蒸 發

淨  段

鹽  段

≤59

5~15

5~20

≯75

60~170

2~10

2~10

≯75

第三節  停爐腐蝕和保護方法

    一、停爐腐蝕和危害

    鍋爐在停用期間受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的作用,使金屬遭到腐蝕。

    停用期間的腐蝕,不僅(jin) 使鍋爐管壁受到損傷(shang) ,更嚴(yan) 重的是在鍋爐再次啟動時,鍋內(nei) 的腐蝕產(chan) 物在運行條件下形成沉積物和沉積物下的腐蝕,以致發生爆管事故。這就增加了鍋爐停運時間,增加了檢修費用。

    二、停爐的保護方法

    鍋爐在停用期間的保護方法有:濕法保護和幹法保護。

    1.濕法保護。這種方法是在鍋爐內(nei) 部充滿不腐蝕金屬的保護液,杜絕空氣進入鍋內(nei) ,防止空氣中的氧對金屬的腐蝕。比較常用的濕法保護有下列幾種:

    (1) 聯氨法。鍋爐在停運前,用加藥泵把聯氨加入給水中,使鍋內(nei) 各部分充滿濃度均勻的聯氨溶液。溶液中過剩聯氨濃度為(wei) 100~200ppm。

    如果聯氨保護液的pH值低於(yu) 10,則用加氨方法,把pH值提高到10以上。

    鍋爐冷卻後,還需再往鍋內(nei) 打入除氧水,使鍋內(nei) 溶液保持充滿狀態,然後關(guan) 閉與(yu) 鍋爐相通的所有閥門,盡量防止空氣漏入。

    在停爐保護期間,如果發現聯氨濃度和pH值下降,應補加聯氨或氨。

    在鍋爐啟動前,應將聯氨溶液排入地溝,並對聯氨溶液加以稀釋,防止入畜中毒。

    (2) 氨液法。將給水配成800~1000ppm的氨溶液,用泵打入鍋爐,並在鍋爐汽水係統內(nei) 進行循環,直到各部分溶度均勻為(wei) 止。然後關(guan) 閉鍋爐所有閥門,防止氨液漏出。

    如果發現氨的濃度下降時,應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漏氨,並補加氨液。

    采用氨液保護時,應事先拆掉能與(yu) 氨液接觸的銅部件,防止設備發生氨腐蝕。

    (3) 壓力保護法。鍋爐短期停用時,可以采用間斷升火保持壓力法或者采用給水保持壓力法。前者是在停爐後,用間斷升火的辦法保持蒸汽壓力為(wei) 5~10公斤/厘米2;後者是在鍋爐充滿給水時,用給水泵頂壓,保持爐水壓力為(wei) 10~15公斤/厘米2

    采用間斷升火保持壓力法時,在保護期間爐水磷酸根和溶解氧應維持運行標準。采用給水保持壓力法時,應保持給水的溶解氧合格。

    由於(yu) 近代高壓鍋爐的結構複雜,不可能把爐水全部放淨,所以目前無論是長期停爐或是短期停爐均采用濕法保護。如果在冬季鍋爐房氣溫低,有冰凍的可能,而又必須采用濕法時,應有防凍措施。

    2.幹法保護。幹法保護是把鍋內(nei) 的水*放空,保持金屬表麵幹燥;或者金屬表麵被氮氣(N2)覆蓋,防止金屬遭受潮濕空氣的腐蝕。幹法保護有以下幾種:

    (1) 烘幹法。當鍋爐停止運行後,鍋爐水水溫降至100~120℃時,開始放水。鍋內(nei) 水放完後,利用爐膛的餘(yu) 熱或用鍋爐點火設備,在爐膛點火加熱,也可以用熱風使鍋爐金屬表麵幹燥。

    此法僅(jin) 適用於(yu) 短期鍋爐檢修時采用。

    (2) 幹燥劑法。鍋爐采用烘幹法進行烘幹,並清理鍋爐附著的水垢和水渣,然後在汽包、聯箱等處放入無水氯化鈣、石灰或矽膠。無水氯化鈣或石灰應放在搪瓷盤中;矽膠可裝在布袋內(nei) 。

    幹燥劑放完後,並閉鍋爐所有閥門,防止潮濕空氣漏入。

    在鍋爐停用保護期間,定期檢查幹燥劑的情況,發現失效應及時更換新的幹燥劑或定期的更換幹燥劑。

    此法適用於(yu) 低壓或中壓小容量的汽包爐的長期停爐保護;高壓、大容量鍋爐停用時,不采用這種保護方法。

    (3) 充氮法。這種方法是將氮氣充入鍋內(nei) ,並保持壓力在0.1公斤/厘米2表壓以上,以防止空氣侵入鍋內(nei) ,保護設備不受氧腐蝕。

    鍋爐停止運行後,當鍋爐壓力降到3公斤/厘米2表壓時,將充氮管路用法蘭(lan) 連接好,氮氣的減壓閥定在0.3公斤/厘米2表壓。關(guan) 閉鍋爐壓力部分的所有閥門。鍋爐在冷卻時,壓力逐漸下降,當鍋爐壓力降到0.3公斤/厘米2表壓時,氮氣經充氮臨(lin) 時管路進入鍋內(nei) 。

    充氮時鍋爐的水可以放掉,也可以不放掉。未放水的鍋爐或鍋內(nei) 有存水的部分,水中應加有一定量的聯氨並用氨調節其pH值在10以上。

    鍋爐在充氮保護期間,鍋內(nei) 的壓力應保持在0.3~0.1公斤/厘米2表壓之間,防止空氣漏入。經常檢查氮氣的耗量,如果發現氮氣耗量大,應查找泄漏處並及時進行密封。

    氮氣的純度對保護效果有很大關(guan) 係。一般要求氮氣純度在99%以上或更高。

    鍋爐啟動時,在上水和升火過程中,把鍋爐排氣門打開,使氮氣排入大氣。

幹法保護,通常是在鍋爐較長時間退出運行或有冰凍危險時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