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水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各類水生生物之間及水生生物與(yu) 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又互相製約的密切關(guan) 係。當水體(ti) 受到汙染而使水環境條件改變時,各種不同的水生生物由於(yu) 對環境的要求和適應能力不同而產(chan) 生不同的反應,因此可用水生生物來了解和判斷水體(ti) 汙染的類型、程度。
用水生生物來監測研究水體(ti) 汙染狀況的方法較多,如生物群落法、生產(chan) 力測定法、殘毒測定法、急性毒性試驗、細菌學檢驗等。
一、生物群落法
(1)指示生物:生物群落中生活著各種水生生物,如浮遊生物、著生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細菌等。由於(yu) 它們(men) 的群落結構、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能反映水質狀況,故稱之為(wei) 指示生物。
(2) 監測方法
1.汙水生物係統法
該方法將受有機物汙染的河流按其汙染程度和自淨過程劃分為(wei) 幾個(ge) 互相連續的汙染帶,每一帶生存著各自的生物(指示生物),據此評價(jia) 水質狀況。
如根據河流的汙染程度,通常將其分為(wei) 四個(ge) 汙染帶,即多汙帶、α-中汙帶β-中汙帶和寡汙帶。各汙染帶水體(ti) 內(nei) 存在著*的生物種群。
2.生物指數法
是指運用數學公式反映生物種群或群落結構的變化,以評價(jia) 環境質量的數值。
貝克生物指數(BI)= 2nA + nB BI=0時,屬嚴(yan) 重汙染區域,BI=1-6時,為(wei) 中等有機物汙染區域,BI=10-40時,為(wei) 清潔水區。
二、細菌學檢驗法
水的細菌學檢驗,特別是腸道細菌的檢驗,在衛生學上具有重要意義(yi) 。實際工作中,常以檢驗細菌總數,特別是檢驗作為(wei) 糞便汙染的指示細菌,來間接判斷水的衛生學質量。
1、水樣的采集
:嚴(yan) 格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防止在運輸過程中被汙染,並應迅速進行檢驗。
2、 細菌總數的測定
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營養(yang) 瓊脂培養(yang) 基中,於(yu) 37℃經24小時培養(yang) 後,所生長的細菌菌落的總數。它是判斷飲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汙染程度的標誌。
其操作過程如下:1)滅菌 ;2)製備營養(yang) 瓊脂培養(yang) 基 ;3)培養(yang) (二份平行樣,一份) ;4)菌落計數。
3、 總大腸菌群的測定
總大腸菌群是指那些能在35℃、48小時之內(nei) 使乳糖發酵產(chan) 酸、產(chan) 氣、需氧及兼性厭氧的、革蘭(lan) 氏陰性的無芽孢杆菌,以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來表示。
總大腸菌群的檢驗方法富有發酵法和濾膜法。發酵法可用於(yu) 各種水樣(包括底泥),但操作繁瑣,費時間。濾膜法操作簡便、快速,但不適用於(yu) 渾濁水樣。
4、其他細菌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