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水體(ti) 汙染和監測

水體汙染和監測

更新時間:2017-11-16點擊次數:1081

本節主要內(nei) 容:概括介紹我國和世界水資源現狀,水體(ti) 和水體(ti) 汙染的基本概念,水質監測的對象和目的,水質監測項目及確定的依據、優(you) 先監測物、必測項目與(yu) 選測項目,介紹水質監測分析方法。

一、水質汙染

水質汙染分為(wei) 三類:

化學型汙染:指隨廢水及其他廢棄物排入水體(ti) 的無機和有機汙染物造成的水體(ti) 汙染;

物理型汙染:指排入水體(ti) 的有色物質、懸浮固體(ti) 、放射性物質及高於(yu) 常溫的物質造成的汙染;

生物型汙染:指隨生活汙水、醫院汙水等排入水體(ti) 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汙染。

水體(ti) 自淨:汙染物質進入水體(ti) 後,首先被稀釋,隨後進行一係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和生物轉化,如揮發、絮凝、水解、絡合、氧化還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汙染物濃度降低,該過程稱為(wei) 水體(ti) 自淨。

二、水質監測的對象和目的

水質監測可分為(wei) 環境水體(ti) 監測和水汙染源監測。環境水體(ti) 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庫、海水)和地下水;水汙染源包括生活汙水、醫院汙水及各種廢水。

監測目的:

(1)環境水體(ti) :

對江、河、水庫、湖泊、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汙染因子進行經常性的監測,以掌握水質現狀及期變化趨勢;

(2)水汙染源:

對生產(chan) 、生活等廢(汙)水排放源排放的廢(汙)水進行監視性監測;

(3)對水環境汙染事故進行應急監測,為(wei) 分析判斷事故原因、危害及製定對策提供依據;

(4)為(wei) 國家政府部門製定水環境保護標準、法規和規劃提供有關(guan) 數據和資料;

(5)為(wei) 開展水環境質量評價(jia) 和預測預報及進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手段。

三、水質汙染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的確定原則:

選擇國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要求控製的監測項目;

選擇對人和生物危害大、對地表水環境影響範圍廣的汙染物;

選擇國家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中要求控製的監測項目;

所選監測項目有“標準分析方法”、“統一監測分析方法”。

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汙染源的特征和水環境保護功能的劃分,酌情增加某些選測項目;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監測條件的改善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汙染源和地表水監測項目。

(一)江河、湖泊、渠道、水庫監測

1、地表水監測項目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基本項目:水溫、pH值、溶解氧、化學需氧量、BOD5、氨氮等;

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補充項目: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

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特定項目

其中:

感官性狀指標:水溫;

保證水質自淨的指標:pH值、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化學需氧量;

防止封閉水域富營養(yang) 化的指標:磷和氮;

細菌學指標:大腸菌群;

化學、毒理指標:其他

2、海水監測項目

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將水質分成四類。

監測項目包括:水溫、漂浮物質、懸浮物質、色、臭、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等;

(二)生活飲用水監測項目

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範(2001年)

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34項

非常規檢驗項目及限值:62項

(三)廢(汙)水監測項目

P18,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類,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采樣測定的汙染物,包括總汞、烷基汞、總鎘、六價(jia) 鉻、總砷、總鉛、總鎳、苯並(a)芘、總鈹、總銀、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

第二類,在排汙單位排放品采樣測定的汙染物,包括pH、色度、懸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石油類、動植物油、揮發酚、總氰化物、硫化物等;

測量廢(汙)水排放量;

四、水質監測分析方法

1、選擇監測分析方法的原則

(1)首先選用國家標準分析方法,統一分析方法或行業(ye) 標準方法;

(2)當實驗室不具備使用標準分析方法時,也可采用原國家環境保護局監督管理司環監[1994]017 號文和環監[1995]號文公布的方法體(ti) 係。

(3)在某些項目的監測中,尚無“標準”和“統一”分析方法時,可采用ISO 、美國EPA 和日本JIS 方法體(ti) 係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但應經過驗證合格,其檢出限、準確度和精密度應能達到質控要求。

(4)當規定的分析方法應用於(yu) 汙水、底質和汙泥樣品分析時,必要時要注意增加消除基體(ti) 幹擾的淨化步驟,並進行可適用性檢驗。

靈敏度和準確度能滿足測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幹擾能力好;操作簡便;

2、監測分析方法

主要是化學分析和儀(yi) 器分析方法,見國標統一要求。

五、汙染物形態分析

汙染物形態是指汙染物在環境中呈現的化學狀態、價(jia) 態和異構狀態。

對汙染物形態進行分析常用的方法:

直接測定法:使用專(zhuan) 一性的化學方法或物理化學方法測定樣品中汙染物的各種形態;

分離測定法:將樣品中不同形態的待測組分用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行分離,然後逐一測定;

幹法:用電子探針、X射線衍射儀(yi) 、核磁共振波譜儀(yi) 等對顆粒狀樣品或生物樣品進行非破壞性的形態分析;

理論計算法:利用被研究體(ti) 係有關(guan) 熱力學數據進行計算,確定期形態的方法。

六、水域功能區

依據地麵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將其劃分為(wei) 五類:

Ⅰ類:主要適用於(yu) 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主要適用於(yu) 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貴魚類保護區、魚蝦產(chan) 卵場等;

Ⅲ類:主要適用於(yu) 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遊泳區;

Ⅳ類:主要適用於(yu) 一般工業(ye) 用水區及人體(ti) 非直接接觸的娛樂(le) 用水區;

Ⅴ類:主要適用於(yu) 農(nong) 業(ye) 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不同功能水域執行不同標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