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下载手机版
Technical articles結合SBR法處理工業(ye) 廢水時發生汙泥膨脹的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膨脹的發生和控製過程,指出較低的汙泥負荷是造成膨脹的主要原因,並對膨脹機理加以探討。
關(guan) 鍵字:SBR 汙泥膨脹 低負荷
汙泥膨脹問題是傳(chuan) 統活性汙泥工藝運行過程中常常發生且難以杜絕的棘手問題,且90%以上的汙泥膨脹是由絲(si) 狀菌的過度生長造成的[1]。SBR法由於(yu) 其間歇式的進水和反應方式,在時間上存在著很高的基質濃度梯度,因而能有效地抑製絲(si) 狀菌的生長繁殖,被認為(wei) 是不易發生汙泥膨脹的活性汙泥工藝,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yu) 城市汙水和工業(ye) 廢水的處理。那麽(me) SBR法在應用過程中是否一定不發生汙泥膨脹呢?2000年1月,筆者在昆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廢水處理(采用SBR工藝)運行中就親(qin) 曆了一次汙泥膨脹過程。通過充分利用SBR法本身操作的靈活性,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運行方式,僅(jin) 10天左右就使汙泥膨脹得到了控製。
1 SBR工藝簡介
昆明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廢水設計處理水量為(wei) 1500m3/d,原水COD為(wei) 1500mg/L。采用三池交替運行的SBR主體(ti) 處理工藝:設計汙泥負荷為(wei) 0.05kgBOD/(kgMLSS•d),MLSS為(wei) 3000mg/L,排出比為(wei) 1∶4,采用限製曝氣(進水完畢後曝氣),每座反應池運行周期為(wei) 12.0h(充水1.0h、曝氣反應8.0h、沉澱1.5h、潷水1.0h、閑置0.5h)。
該處理係統自1999年9月通過驗收投產(chan) 以來一直運行穩定,出水指標(見表1)*符合國家《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6)的一級標準。
自1999年12月以來,廠內(nei) 部分車間停產(chan) 檢修,這使得排入處理站的水量(約800m3/d)明顯減少,有機物濃度降低(見圖1)。於(yu) 是將原來三池運行改為(wei) 兩(liang) 池運行(一池閑置不用),閑置期延長至3.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