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學儀(yi) 器複活千年前的風味

科學儀器複活千年前的風味

更新時間:2019-05-28點擊次數:1085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發表文章稱,以色列研究人員從(cong) 擁有5000多年曆史的黏土器皿中提取了酵母,並成功用這種酵母釀造出了啤酒和蜂蜜酒,為(wei) 現代人們(men) 了解古代世界提供了新的線索。
 

 
  事實上,盡管用文物上的酵母釀酒,試圖將5000年前的風味帶到現代聽起來更像是一場趣味實驗,但是從(cong) 科研的角度來看,這次成功的價(jia) 值卻不亞(ya) 於(yu) 任何一次生物實驗,對於(yu) 實驗考古學更是有非比尋常的價(jia) 值。
 
  喜歡看科幻電影的人應該會(hui) 熟悉那麽(me) 一個(ge) 鏡頭——人類從(cong) 化石中提取除了古代生物的基因,然後用現代技術將基因逐漸培養(yang) 成生物個(ge) 體(ti) ,終達到複活滅絕古代生物的目的。當然,以目前的技術來說,這些都還隻是想象,畢竟,先不提培養(yang) ,光是提取出基因這一點就匪夷所思了,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wei) 化石是死的。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可以提取出仍具有活性的酵母呢?
 
  要解釋這個(ge) 問題要從(cong) 兩(liang) 方麵說起。首先我們(men) 要了解到,作為(wei) 一種單細胞真菌,酵母的特點就是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存活很久,換言之就是說他的生命力很頑強,黏土器皿的微小氣孔中仍然存在處於(yu) 休眠狀態,但還有恢複活性可能的酵母菌落;此外,隨著科學儀(yi) 器的發展,例如光學顯微鏡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幫助人們(men) 很好的觀察到酵母這種微小的單細胞微生物,為(wei) 相關(guan) 的酵母提取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提取的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剩下的就是培育了。事實上,酵母作為(wei) 克隆實驗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體(ti) 細胞,其培養(yang) 過程本身就很方便,在加上近年來相關(guan) 的技術都在飛速發展,培養(yang) 提取的酵母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真的從(cong) 實際情況考慮的話,前處理工作可能是這次實驗的真正難題了。盡管前麵提到了黏土器皿中提取的酵母存在恢複活性的可能,但千年的時間足以讓酵母細胞壁變得極其脆弱,換言之,在活化酵母的同時,科學家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保護強化酵母細胞壁,確保酵母在後續用於(yu) 發酵時是具備一定的成活率並處於(yu) 健康狀態的。待酵母恢複活性,具體(ti) 的培養(yang) 需要的就是對營養(yang) 、酸度、水分、溫度、氧氣等酵母生長條件的把控。一般來說,借助培養(yang) 皿和培養(yang) 箱,這些工作都能較為(wei) 順利的完成。
 
  如此看來,這次釀酒實驗更像是一種複活古代生物的嚐試,這次是酵母,下一次說不定就是其他微生物,在後麵說不定就可以是動物、植物,甚至可以用來複活已經滅絕的動植物。換言之,這次實驗不僅(jin) 僅(jin) 打開了人類品嚐過去味道的大門,更發現了一條人類連接古生物的偉(wei) 大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