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翡翠真假難辨別?紅外光譜等儀(yi) 器來幫忙

翡翠真假難辨別?紅外光譜等儀器來幫忙

更新時間:2019-06-11點擊次數:1407

參加*旅行團卻被帶到商店強製購物?不消費就會(hui) 被導遊罵、被趕下車?近些年來,這些低價(jia) 遊背後的黑幕一步步被揭露,越來越多人也開始警惕起來,不再受騙上當。然而,另外一些更為(wei) 隱蔽的騙術卻還在各大景點四處猖獗。
 

 
  *的依然是旅行過程中的商品消費,主要以珠寶玉石為(wei) 主。這些商店往往開設在旅遊景點周邊,打著“玉石博物館”、“珠寶玉石展覽”之類的稱號誘導遊客進去參觀。參觀結束後,遊客一般都會(hui) 經過商店區域,可以購買(mai) 翡翠、玉石、珍珠等“紀念品”。此時,一些不法商販就會(hui) 開始想方設法忽悠遊客購物,比如某些玉石開過光,隻要千元即可帶走;價(jia) 值數千元的翡翠,現在購買(mai) 隻需要幾百元;現場進行展示和拍賣會(hui) 等等。然而,這些翡翠的成本其實隻要上百元甚至幾十元,大多都是假貨。前不久,就有人出國遊的時候上當受騙,花了數萬(wan) 元買(mai) 回來一堆假翡翠,現在再出國去找商家維權也很難了。
 
  那麽(me) ,有什麽(me) 方法可以辨別翡翠的真假呢?平時很少接觸翡翠真品的普通消費者恐怕很難靠網上教的一些方法來鑒別真假。譬如,流傳(chuan) 廣的一種方法就是碰撞試驗法,即兩(liang) 塊翡翠碰撞一下,發出清脆聲響的就是真品,聲音沉悶的就是假貨。然而,現在很多假貨都在內(nei) 部進行了填充,碰撞出來的聲音也是清脆的,因此這種方法已經失效了。為(wei) 了更大程度地忽悠消費者,目前市麵上的一些假翡翠愈發逼近。即便是掌握一定經驗的專(zhuan) 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種時候,儀(yi) 器鑒定就派上了用場。
 
  一般來說,翡翠的特性主要體(ti) 現在結晶結構、硬度、相對密度、透明度、折射率等方麵。即便不是用其他廉價(jia) 材料製成的假貨,不同翡翠也會(hui) 因為(wei) 特性不同而擁有不等的價(jia) 值。比如、未經加工的A貨,就要比經過加工的B貨、C貨貴得多。因此,翡翠鑒定除了辨別其真假,還要根據其特性分出等級。如果商家拿B貨、C貨冒充A貨,那也是在欺騙消費者。
 
  首先,翡翠的晶體(ti) 結構可以采用偏光儀(yi) 進行檢測。這是一款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常用寶石鑒定儀(yi) 器,對鑒別均質體(ti) 、非均質體(ti) 和集合體(ti) 具有重要的作用。真翡翠在偏光儀(yi) 下不會(hui) 消光,呈現全亮。其次,用硬度計考察翡翠的硬度。一般來說,翡翠的摩氏硬度在6.5-7.5,比玻璃硬得多,所以使用硬度計可以輕鬆辨別出用玻璃冒充的假翡翠。不過,目前所有檢測硬度的技術都是有損鑒定,成品翡翠的鑒定是很少會(hui) 用到硬度檢測的。相比之下,無損的密度檢測更適用於(yu) 成品翡翠的鑒定。檢測時隻需要一台電子天平對翡翠進行稱重,經過計算得到實際的密度,與(yu) 相對密度進行比較。翡翠的相對密度為(wei) 3.30-3.36,與(yu) 其他礦物可以進行區分。
 
  那麽(me) 翡翠的透明度又要如何進行科學測定呢?一般翡翠都是呈現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狀態,極少數是透明的,通過肉眼就可以觀察到這些。根據《翡翠透明度測量和分級》,可以通過檢測透過率對翡翠的透明度進行分級。在沒有寶石顯微鏡的情況下,鑒定人員可使用聚光手電、放大鏡觀察到翡翠的透明度。另外一項與(yu) 光有關(guan) 的鑒定因素是折射率,即光在空氣中的傳(chuan) 播速度與(yu) 在翡翠中的傳(chuan) 播速度之比。每種寶石都有著對應的折射率,翡翠的折射率在1.650-1.670,檢測人員可以通過折射儀(yi) 進行無損、快速、準確地測定。
 
  隨著珠寶玉石鑒定技術的發展,檢測儀(yi) 器越來越精密和準確。前文提到的寶石顯微鏡就是目前寶石鑒定實驗室*的儀(yi) 器設備,無論是翡翠表麵還是內(nei) 部特征都可以一目了然。對於(yu) 天然寶石與(yu) 人工合成寶石、仿製寶石之間的區分,寶石顯微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與(yu) 此同時,一批光譜儀(yi) 器也在寶石鑒定方麵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紅外光譜儀(yi) 、拉曼光譜儀(yi) 、電子探針儀(yi) 、X光粉晶衍射儀(yi) 也可以對翡翠進行無損和微區微量分析。比如,紅外光譜是鑒定翡翠“B貨”的常用方法;拉曼光譜可通過檢測翡翠內(nei) 部的結構和物質,分辨“B貨”、“C貨”和“B+C貨”。幾類儀(yi) 器的綜合使用,往往可以保證翡翠鑒定結果的準確、可靠。
 
  不過,由於(yu) 上述科學儀(yi) 器,尤其是顯微鏡和光譜儀(yi) 器價(jia) 格不菲,因此並非所有機構、部門或者個(ge) 人都可以配備。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以基礎儀(yi) 器檢測為(wei) 主、人工觀察鑒定為(wei) 輔的方法進行翡翠的檢測。雖然普通消費者很難做到準確鑒定,不過多多關(guan) 注翡翠的證書(shu) 還是沒錯的。在以後的旅途當中,切忌輕信商家的花言巧語,堅信“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就不容易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