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清晨走出小區,在門口樹蔭下看到了一位老人。他支了個(ge) 攤子,旁邊擺放著幾把雨傘(san) 和工具,看來是位修陽傘(san) 的師傅。修陽傘(san) 、補鞋子、補鐵鍋……這些十幾年前相當常見的老營生,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了。物質生活的日益豐(feng) 富,讓“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日子一去不複返,越來越多的人寧願買(mai) 件新的,也懶得去修補舊的。
不過,有別於(yu) 普通的消費品,科學儀(yi) 器不可能一壞就丟(diu) ,大多數還是要經過修理重新上崗的。如果壞得足夠*或者老化到一定程度,還是要處理掉的。那麽(me) ,到底如何判斷儀(yi) 器有沒有到報廢的地步呢?這就需要進行老化測試和環境試驗。
老化測試和環境試驗主要針對使用時間較長的儀(yi) 器設備,用來檢測其是否存在潛在故障。進行老化測試時,需要對儀(yi) 器設備進行長時間的通電運行,測量其平均*工作時間。如果發現儀(yi) 器存在運行問題,就要尋找排查故障的解決(jue) 方案。
環境試驗則相對複雜一些,包括溫度試驗、振動和衝(chong) 擊試驗、運輸試驗等。一般來說,不同工作環境的儀(yi) 器設備要接受不同的環境試驗。比如長期在高溫或者低溫環境下工作的儀(yi) 器要進行溫度試驗,確定其工作和儲(chu) 存的適應性。具體(ti) 試驗方法就是把儀(yi) 器放入溫度試驗箱內(nei) ,設定好上下限溫度,觀察一段時間。其次是振動和衝(chong) 擊試驗,同樣針對特定環境的儀(yi) 器設備。振動試驗的方法是將儀(yi) 器固定在振動台上,模擬固定頻率、變頻等各種振動環境。衝(chong) 擊試驗也是把儀(yi) 器固定在試驗台上,然後用一定的加速度和頻率從(cong) 不同方向對儀(yi) 器進行衝(chong) 擊。這兩(liang) 項試驗結束後,可以檢查儀(yi) 器的技術指標是否依舊符合要求,內(nei) 外有沒有出現故障或者損傷(shang) 。第三大環境試驗是運輸試驗,檢查的是儀(yi) 器的包裝、儲(chu) 存、運輸能力。該試驗可以把儀(yi) 器固定在試驗台上模擬,也可以直接安裝在車輛中運行,目的也是考察儀(yi) 器的技術指標及性能。
從(cong) 上述一係列試驗可以看到,判斷儀(yi) 器是否報廢的關(guan) 鍵在於(yu) 技術指標和性能,而不在於(yu) 肉眼所見到的外表。很多看起來十分老舊的儀(yi) 器設備,實際質量和性能依舊可以達標。這種時候貿然丟(diu) 棄未免有些浪費,做好清潔、更換配件之後說不定會(hui) 光亮如新。
另外,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隻要注重保養(yang) 維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儀(yi) 器的使用壽命。比如,定期清潔儀(yi) 器設備內(nei) 外部以及周邊環境,及時更換老舊的零部件,避免儀(yi) 器空轉等等。當然,無論壽命長短,儀(yi) 器設備都會(hui) 有老化的那一天。使用了一定時間之後,能否通過老化測試和環境試驗,將決(jue) 定著這台儀(yi) 器是否可以繼續“服役”。如果一味為(wei) 了節約資金而繼續使用不達標的儀(yi) 器,很有可能會(hui) 造成不可預見的安全隱患,威脅到使用人員以及單位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